「 创客动态 」
牡蛎开壳从此不再单靠人力——访真海味牡蛎生产合作社创始人于涛


牡蛎开壳,曾经是一个单靠人力的行业,从西班牙留学归来的于涛打破了这个行业的魔咒,他研发的牡蛎开壳机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使用成本。


1、面对质疑,用事实说话


刚从国外回来时,于涛也迷茫过,想利用自己在国外所学,从事塔吊安全系统的管理,但是由于创业初期经验不足,对市场了解不充分,他的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建筑行业的不景气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让他的创业之路阻力重重,这也让他开始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海边养殖这个行业,发现愿意从事牡蛎开壳这项工作的工人越来越少,并且人工成本高昂,最重要的是随着年长一辈渐渐老去,这个行业可能随之消失。于涛想起自己之前在国外接触过这方面相关的论文,一个研发牡蛎开壳机器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



于涛的设计原理是利用超高压使牡蛎黏连部分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实现肉与壳的分离。同水煮鸡蛋的原理相似,鸡蛋煮熟后蛋清蛋黄的分离就是因为蛋清部分的蛋白质变性,只不过这是通过高温的方式实现的。正常观念认为气体可以压缩,而水是不可压缩的,但事实上在特别高的压力下,水也具有一定的压缩比,就好像一块木头在足够的压力下也可以受压变形一样,在超高压下,容器内的水充当介质,把压力分散到所有的分子上,牡蛎的壳与肉同时被压缩了,但是由于材质不一样,压缩比不一样,一软一硬,就会产生一个切面,壳与肉自然而然就分离了。牡蛎开壳是通过加压使中间粘连的蛋白质变性,是特别针对某一部分的,只对粘连部分起作用、对其他部位不会受到影响。这样无论牡蛎的大小、形状如何,只要放在这个容器内加压都可以达到分离的效果。之前之所以达不到自动加工的效果就是因为牡蛎的形状呈不规则状态,机器无法像人工一样智能,去识别每一个牡蛎的形状,针对单独的牡蛎开壳。而于涛研发的机器利用的是压力,是针对整体,而不是单独的牡蛎个体,所以只要有壳有肉就可以实现他们的分离。



创业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起初在研发阶段,大家对于涛的想法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有很多从事牡蛎加工行业几十年的前辈表示,“我干牡蛎这一行一辈子了,还从来没见过什么机器能把牡蛎的壳与肉分离,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于涛没有退缩,他要用行动、用事实说服大家。由于前期有加工企业的底子在,于涛便决定制作出样机,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去试验它的可行性。技术推广难,他就自己建工厂,亲身实践,让大家知道他的想法是可操作的。


2、面对难点,下气力攻克


研究超高压领域,于涛不是第一个,但将超高压应用到牡蛎开壳这个行业,于涛当属第一个。对超高压的研究,最早是从美国人开始的,超高压有杀菌功能,他们在实验室里研究各种物质加压后的效果,无意间发现超高压可以使牡蛎开壳,但是超高压设备极其昂贵,桶装水大小的一台机器报价就高达50万欧元,所以超高压在工业还不发达的当时根本不可能用于牡蛎开壳这种低端领域。



于涛从水煮鸡蛋中得到启发,他认为温度对蛋白质变性可以起到一定作用,所以他通过调控温度这一因素,让清洗过的牡蛎过一遍温水,再进入高压装置,这样可以减少对牡蛎施加的压力,从而降低成本,达到牡蛎开壳工艺的最高性价比。所有超高压的应用面有一个共同特点——昂贵,于涛的想法最大程度地缩减了成本,使得超高压可以用于牡蛎开壳这样的低端行业。通过这种方式开壳的牡蛎相比于传统开壳方式产出的牡蛎更干净,而且在高压作用下达到杀菌的效果,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牡蛎原来的鲜美。


对于涛来说:“研发牡蛎开壳机器的最大技术难题在于怎样让容器承受相当于海平面下1000米-3000米的这样巨大的压力,如何制造出可以承受巨大压力的框架,经过反复的试验摸索,他研究出了钢丝缠绕结构,这是一种复合结构,外观是成型的长方形框架,但骨架由于是钢丝缠绕而成,钢丝加上了预拉力,所以整个框架是有弹性的、可以活动的。这样在压力冲击下边框不会受到向外撕裂的力量,细小的钢丝将压力分解掉,减轻了整体框架的疲劳度。”



除牡蛎开壳装置之外,于涛还研发了一系列辅助设备,从牡蛎的养殖、清洗到牡蛎的重量计算都有一套完备的系统。


以牡蛎养殖为例:传统的养殖方法在受到台风侵袭时,会有大量牡蛎落入海中,损失惨重,针对这一情况,于涛采用外壳相对较大的虾贻贝作为培养基,另外用铝钉配合防锈钢丝绳的方式来固定,保证了牡蛎生长的稳定性。他的研发成果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客户前来考察,于涛也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为他们量体裁衣,定制出符合客户实际需要的机器,目前,于涛的工厂已和泰祥集团和家家悦集团达成长期合作的协议。


 
 
Copyright © 2016 创客联盟 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入口]